內幕新聞第27號

台灣從未進入中國版圖
何時成為中國的一部分?
稍用心就會發現,又被騙了

 

  本網站新聞第26號提到,中國的白皮書也好,對
520陳水扁演說的回應也好,都強硬主張台灣自古是中
國的一部分,硬要台灣承認。台灣好像都不否認這個
說法,只是不敢承認而已。其實,稍為用心一點,就
會發現,又被中國人騙了。對於中國利用各族古籍,
主張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,台灣就是中國的,本人
要求中國提出證據,否則就是說謊。我們不必等,中

  國是提不出證據的,在此,我們就把真相掀開來。

  1993年8月31日,中國向全世界發表,「台灣問題
與中國的統一問題」白皮書,其第一節說,「台灣古
稱夷洲、流求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
期開發台灣的情景。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,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誌等,對此就有所著述」。這一
段,是「自古台灣就是中國領土一部分」典型的說詞
。在此我們不只要討論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的中國古籍
,更要把在台灣的中國人所曾經提出的,最早的,四
千年前夏禹時的「夏書禹貢篇」拿出來討論,澈底檢
驗所謂的「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」,讓真相
呈現使中國人心服口服。

1.夏書禹貢篇記載:
 「島夷卉服,厥包橘柚鍚貢,沿於紅海,達於淮泗
 」。中國人的解釋是:島上產橘子,當然是指台灣
 。夏書有載,証明了中國人早就知道台灣在什麼地
 方。
2.列子湯問篇「夏革」記載:
 「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,有大壑焉,實為無底之
 谷,其下無底,名曰歸虛。
 其中有五焉,一曰岱興,二曰員嶠,三曰方壺,四
 曰瀛洲,五曰蓬來云」。
 中國人的解釋是:
  由「岱興」、「員嶠」各取頭一字組成「岱員
  」。「岱員」和台語的「台灣」相同,因此「夏
  革」所言必定是指台灣。
3.山海經之海內南經記載:
 「伯盧國、離耳國、彫題國、北胊國、皆在鬱水之
 南」。
 中國人的解釋是:
  離耳國似指海南島,而彫題國民黥面紋身,類似
  台灣山胞,故彫題國必定是指台灣。
4.史記秦始皇紀記載:
 「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來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
  之云」。
 中國人的解釋是:
  三山依北而南排列,蓬來為日本、方丈為琉球,
  瀛洲當然是台灣。 
5.漢書地理志記載:
 「江南多濕,丈夫多夭,會稽海外有東鯷人,分為
 二十餘國,以歲時來獻見」。
 中國人的解釋是:
  東鯷和彫題音相似,彫題既指台灣,東鯷不是台
  灣為何?
6.三國志孫權傳記載:
 「將軍衛溫遣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
 洲,亶洲在海中,所在絕遠,不得卒至。但得夷
 洲,數千人而返」。
 中國人的解釋是:
  亶洲,有人認為是海南島或菲律賓,而夷洲為日
  本或台灣,不敢確定。
7.沈瑩「臨海水土誌」記載:
 「夷洲在臨海東南」,「土地無霜雪,草木不死」
 ,「女已嫁,皆缺去前上一齒」,「戰得頭,著首
 還,中庭建一大材,高十余丈,以所得頭差次挂
 之,歷年不下,彰示其功」。衛溫、諸葛直到達夷
 洲後,「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」。
 按:本書成於西元268至280年之間,所描述者和台
   灣山胞、平埔的習慣相同,是「孫權傳」的旁
   証。但「台灣大年表前編」卻說,「徐福率童
   男女往夷洲及亶洲」,顯然夷洲及亶洲是日本
   的島。又,今在日本熊野山有徐福墓,附近有
   蓬來山及秦家村。依此看來,夷洲及亶洲是日
   本而非台灣。
8.隋書東夷列傳記載:
 「琉球國居海東,當建安郡東,水行五日而至」,
 「將軍陳稜要求土著投降,被拒,遂擄其男女數千
 人,載軍實而返」。
 中國人的說法是:
  這當然是指台灣,所以彰化有陳稜路。但有學者
  認為是琉球或澎湖。
9.元人馬端臨的「文獻通考」記載:
 「琉球國在泉州之東,有島曰澎湖,煙火相望,水
 行五日而至,旁有毘舍耶國,語言不通,袒裸盱
 睢,殆非人類」。
 按:到底毘舍耶國是菲律賓還是台灣,中國人自己
   也不清楚。
10.鄭舜功「日本一鑑」記載:
  「台灣為小東島,小東島又稱小琉球,而小琉球
  就是台灣」。
11.周寀於明萬曆17年稱台灣為小番。
12.1603年陳第「東番記」記載:
  「東番從烈嶼諸澳,乘北風一晝夜至澎湖,又一
  晝夜至加老灣(有學者認係台南附近),近矣」。
 按:此時台灣的地理位置及名稱已可確定。而明既
   稱台灣為「東番」,顯示台灣不屬大明帝國無
   可爭辯。
13.「明史」記載:
  「雞籠山在彭嶼東北,故名北港,又稱東番,去
  泉州甚邇」。
 按:雞籠山可確定為今之基隆,但又稱北港、東
   番,而東番是指台灣,北港在雲林。若以今視
   昔,必一片混亂。下同。
14.「蓉州文稿」記載:
  「台灣係海中番島,昔人所謂乾坤東港,華嚴婆
  娑洋世界,名為雞籠」。
15.顧祖禹「讀史方輿紀要」記載:
  「彭湖為漳泉之門戶,而北港即為彭湖之唇齒,
  失北港,則唇亡齒寒,不特彭湖可慮,漳泉亦可
  憂也。北港蓋在彭湖之東南,亦謂之台灣,天啟
  以後皆為紅夷所據」。
16.「台灣通誌稿史略」記載:
  「元世祖征日本後,置巡檢司於澎湖,未涉及台
  灣本島」。
 中國人的說法是:
  澎湖也是台灣。所以為了「認識台灣」教科書漏
  列「元置巡檢司於澎湖」,李慶華及中國統一聯
  盟就群起而攻。事實上,元是蒙古人的國家,中
  國及澎湖地位相同,都是蒙古的殖民地,澎湖當
  時是蒙古的,並不是中國的,有沒有設「巡檢司
  於澎湖」和中國何干?

  從上舉16例可見,不但「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
  」沒有根據,而且連到過台灣也沒有,若有,只
是劫掠而非開發。再從古籍稱呼「台灣」為某某國、
夷洲、東番、小番等來看,中國明顯的視台灣為另一個國度。另外,中國人對台灣的方位、名稱模糊不
清,連專門研究的學者也無法分辨,這是自古台灣不屬中國的絕佳旁証。
  最直接的證據要算宋高宗紹興7年(公元1137年)的
「華夷圖」,上有韓國、海南島獨缺台灣,證明當時
中國仍不知有台灣。大明皇帝於嘉靖33年(1554)請航
海先進葡萄牙人畫台灣地圖,所畫的是四方形的土地
(見下圖,取自拙著「台灣常識」第355頁)。可見,時
至1554年中國對台灣仍茫然無知,自古台灣怎麼會是
中國的?

 

作者:沈建德,留美企管博士,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。
   現在自費專職研究台灣主權,及相關的史地、政治、文化、血統等問題。
    Fax:08-753-6335

〔上一篇〕 〔下一篇〕

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 政治內幕